本書是影視傳播領域的經典普及讀物和教科書, 以“好萊塢電影工業(yè)為何長盛不衰”的問題切入, 重點探究在商業(yè)社會中如何講述英雄故事等話題。作者從好萊塢電影的演進歷程講起, 用西方文論中細讀文本的手法, 探究類型電影的經典模式構成, 并結合經典作品分析了愛情片、西部片、驚險片、恐怖片、偵探倫理片、政治電影、強盜片、警匪片、災難片、動作片、音樂歌舞片、喜劇、黑色電影等主要電影類型, 并有專門一章介紹美劇。對好萊塢電影文化對大眾娛樂消費的影響, 也有新穎的理論觀點與應對建議。
《蠻荒與文明:類型電影教程》(增訂版)對類型電影及相關概念進行了獨到的分析、闡發(fā),是影視制作、傳播領域具有教科書示范意義的著述。作者選擇有針對性的電影范例,探討了類型電影的經典模式構成,并結合電影本身分析了愛情、西部、驚險、偵探、警匪、災難等類型電影,并將中西方文化及藝術理論融會貫通,具有較強的可讀性和啟發(fā)性。
引 言
大約是在1977年,鄧麗君歌曲的盒式錄音帶開始被溫州的漁民和深圳口岸的往來旅客偷偷摸摸地夾帶到中國大陸。同時期偷偷走私夾帶在漁貿和行李箱中的,還有香港、臺灣的愛情片(Romance)和武俠電影。這是時隔近30年后大眾文化第一次重新在中國大陸登岸。自那以后,流行歌曲、港臺電影、西方的搖滾樂、美國的電影電視劇紛至沓來,一時風頭無兩。筆者在南京師范大學讀本科時的一個夜晚,話劇隊的老師把我們悄悄召集到體育館樓上觀看了一部臺灣愛情片的錄像帶。那天,我第一次聽到鄧麗君的歌聲,如聞仙樂耳暫明!今天回首當年,歷史的看客和研究者往往會發(fā)出一聲感嘆,這是怎樣的一種從頭再來!
盡管今天的中國電影依然承擔著非常重要的宣傳任務,但我們在電影院看到的絕大多數還是商業(yè)電影(Commercial Film),或者叫娛樂片(Entertainment Film),這其中絕大多數是類型電影(Genre Film)。即使考察20世紀60年代新好萊塢之后出現的許多融合類型的電影,我們也可以看到其中有某一種類型的核心形式趣味在主導影片。
類型電影遵循的是一套創(chuàng)作者和觀眾都熟知的套路或者規(guī)則,那就是在熟知中展開對話,在陳規(guī)中尋求創(chuàng)新。我們去看徐克的《新龍門客!,影院的廣告牌上會明確地告訴我們“炫目武打片”,去看《變形金剛》,我們知道那是“動作大片”。盡管我們在進電影院之前就知道這個類型的影片大致會出現什么樣的影像風格甚至故事的大致路數,但是我們還是愉快地買票進去。美國學者貝瑞·凱斯·格蘭特(Barry KeithGrant)介紹類型電影的引言把這個現象說得很簡明:“簡而言之,類型電影就是那些在重復和變化中講述用熟悉的演員在熟悉的情境中講述熟悉的故事。” 1
這就是一個典型的類型電影的觀賞狀態(tài):觀眾在進電影院之前就知道自己要看什么。不光觀眾知道,編劇、導演、制片人也知道觀眾要看什么,他們不避通俗,投其所好。有時,這種追求被一些精英知識分子批判為“媚俗”。還有些研究者注重大眾文化所發(fā)揮的積極意義,在他們的分析中,類型電影是觀眾與創(chuàng)作者、制片人一起進行的一場休閑游戲和美學對話。
與其他理論話語和美學論題不一樣,類型電影這個詞匯首先不是一個抽象的美學命題,它是幾乎所有的電影愛好者都熟悉的藝術現象。在我們的日常談論中,在觀眾進電影院時的選擇行為中,大眾對這一現象耳熟能詳。即使是對電影理論一無所知的普通觀眾,也會根據電影院門口的廣告牌來大致選擇自己看什么類型的電影。類型電影作為電影產品為各種口味的觀眾營造趣味、提供高質量的休閑方式、填充閑暇時間。這種電影現象是一個復雜、矛盾而又有趣的現象。作為創(chuàng)作活動,它并沒有因為完全的工業(yè)化生產模式而失去活力,也沒有因為在理論研究者那里備受批判而忍受百年孤獨。類型電影從20世紀20年代開始就吸引著一代又一代導演進行持續(xù)的創(chuàng)作,也吸引著不同年代、不同種族、不同文化背景的各類觀眾。
郝建,北京電影學院電影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影視編劇。曾擔任多個國際電影節(jié)評委和中國獨立電影節(jié)的評委及選片人,F任亞洲電影促進聯盟(NETPAC)委員,2018 至2020 年任哈佛大學費正清中國研究中心訪問學者,2020年7 月至今擔任哈佛大學費正清中國研究中心合作研究員(Associate in Research
with the Fairbank Center of Harvard University)。
第一章 類型電影的密碼本 / 1
第一節(jié) 好萊塢憑借什么娛樂世界 / 2
第二節(jié) 那些類型電影底層藏著的秘密 / 8
第三節(jié) 多方對話與和聲共鳴 / 18
第四節(jié) 奇妙的互動:藝術家的天才與金錢的本色 / 22
第二章 商業(yè)社會中,我們怎樣訴說英雄故事 / 27
第一節(jié) 類型電影:格律繼承與優(yōu)美互文 / 28
第二節(jié) 當我們談論類型電影時,我們在談論什么? / 38
第三節(jié) 類型電影:有趣味的形式與大眾心理迷思 / 47
第四節(jié) 電影敘事形式美學研究:三幕劇作結構 / 53
第五節(jié) 類型電影有迷思 / 61
第三章 愛情片:永恒的浪漫與困境 / 71
第一節(jié) 愛情片的模式構成與文學淵源 / 72
第二節(jié) 愛情片旅程回眸 / 75
第三節(jié) 面對愛情片,我們在沉思 / 81
第四節(jié) 電影敘事形式美學研究:虛假動機 / 88
第五節(jié) 電影敘事形式美學研究:
從《色•戒》《桃色公寓》看“頓悟” / 91
…………
第十六章 破格、雜糅與后現代風格——新好萊塢創(chuàng)作對類型電影的巨大改變 / 553
第一節(jié) 巨變的20 世紀60 年代,新好萊塢誕生 / 554
第二節(jié) 新好萊塢的繼承、吸收與揚棄 / 559
第三節(jié) 對美國形象的激進否定還是無意的頌揚? / 566
第四節(jié) 新好萊塢對類型電影的發(fā)展 / 571
第五節(jié) 新好萊塢時期典范作品分析——《邦妮和克萊德》:
是無聊和性無能讓他們走向殺戮之路嗎? / 577
第六節(jié) 后現代類型片典范作品分析——《羅拉快跑》:
她不跑,就會有人喪命 / 596
第十七章 美劇:超級類型和商業(yè)體制中的作者 / 609
第一節(jié) 超級類型與文化儀式 / 610
第二節(jié) 編劇為王:美劇的故事創(chuàng)意人制度 / 626
第三節(jié) 《黑道家族》與《大西洋帝國》:
強盜片的現實主義廣闊畫卷 / 637
第四節(jié) “作者”:從道格拉斯•塞克到文斯•吉里根 / 645
第五節(jié) 《罪惡之夜》:紐約、紐約,把小鹿斑比變成暗夜惡棍 / 652
參考文獻 / 661
類型電影的密碼本
第一節(jié) 好萊塢憑借什么娛樂世界
在本書中,如不做特別說明,“電影”指稱的是劇情片(Fiction Film),或稱為故事片。這里的劇情一詞是指這個種類的電影所呈現出的都是虛構的故事。許多時候,我們會在英語中讀到Feature Film這個詞組,也都翻譯為故事片,這個詞組包含時間概念,是指影院放映的劇情長片。美國演員工會將75分鐘以上的故事片認定為劇情長片,在電影實踐活動中,一部劇情長片的時間一般是90分鐘到200分鐘。
我們看到的絕大部分商業(yè)電影是類型片。它們屬于某種類型,或者屬于由幾種類型元素組合而形成的融合類型。
研究類型電影首先要區(qū)分影片的類型與影片的題材,在許多情況下,電影的類型與題材會被混為一談。在一些西方的電影研究中,這兩個概念也會經常不夠自覺地被混雜在一起使用。美國電影研究者M.格杜爾德(Harry M. Geduld)在《電影術語圖解》中討論類型概念時明確地區(qū)分了題材(Subject)和主題(Theme),這是兩個重要的概念,時常在中文翻譯和實際討論中被混淆1。在漢語中,“主題”這個詞匯有時指題材,有時指涉的內涵是“主題思想”。斯坦利·梭羅門在《電影的觀念》中也強調電影的類型不是由題材來決定:“因此,強調主題未必能產生真正有電影特性的類型。(Thematic emphasis,Therefore,is unlikely to lead to a truly cinematic genre film.)” 2
在中國和西方的研究著作和文章中,對電影類型概念下的形態(tài)、門類歸納是多種多樣、難有定論的。在許多大眾網站上,對類型電影的歸納和標注更是五花八門,經常將“劇情片”“藝術片”“紀錄片”等概念與電影的題材或類型概念諸如“驚險”“犯罪”“間諜”“喜劇”等混雜在一起。
“類型”(Genre)和“題材”這兩個概念需要加以區(qū)分。電影的類型是指一種相對固定、作者和觀眾耳熟能詳的創(chuàng)作觀賞模式,每個類型有其較為明顯的一套成規(guī)、形式和主題的搭配組合。這種模式是在大量的創(chuàng)作、觀賞中自然形成的,在許多時候,這種模式是被作者和觀眾無意識把握的。而題材就是一些社會現象,它更多的是創(chuàng)作的素材,而不是一種電影形態(tài)的模型、范式。下文我們將論述到,我們可以將電影類型視為一種心理上的“格式塔”(Gestalt),它是在創(chuàng)作觀賞中形成的、存在于作品外部形態(tài)的底層,是一種心理上的模型和范式。
例如,“犯罪”這個概念在許多西方的電影研究和創(chuàng)作指南、教程中也經常被作為一個類型使用。其實這是一個題材概念而不是一個電影的類型。在處理犯罪這個題材時,電影作者和觀眾一起在創(chuàng)作和觀賞中發(fā)展出大相徑庭的幾種類型,諸如驚險片(又稱驚悚片,Thriller Film, Suspense Thriller)、偵探片、強盜片(Gangster Film)、動作片(The Action Film)。熟悉這些類型的研究者和觀眾都知道,這幾個類型雖然都會涉及犯罪的題材,但其藝術趣味、敘事的風格和走向都具有各自的一定之規(guī)。例如,驚悚片往往寫一個無端受到生命威脅的普通人—可以想想《西北偏北》、《精神病患者》(Psycho)、《危情十日》。偵探片當然就著重塑造一個邏輯推理能力極強,并無武功,用自己的理性和智慧維護社會安全和法制的偵探—我們都熟悉他們,福爾摩斯、“比利時小人”波羅、家庭婦女坦普爾小姐。而強盜片的主角(Protagonist)是法外之徒,這類作品以一種多少帶有浪漫的筆調寫強盜的事業(yè)、強盜的友誼、強盜的愛情,其敘事的結局必然是:強盜的死亡。驚悚片和恐怖片(The Horror Film)這兩個類型也經常被混淆,這兩個類型都會涉及與犯罪有關的題材,但是其類型模式具有明顯差別。驚悚片大多是把背景設置在現實發(fā)生的故事中,偏向于處理那種現代人在社會中的不安全感,而恐怖片一般都把背景設置在超現實世界中,其威脅的來源往往設置為鬼魂、僵尸、超自然的靈異之類,其視覺元素也更多地使用殘酷的血腥、殺戮場面?纯慈毡緦а荼贝妪埰剑≧yuhei Kitamura)在美國創(chuàng)作的《午夜食人列車》(The Midnight Meat Train,2008年)就知道,他在各方面的元素都是明顯地使用恐怖片的元素。同樣是中國古代的包公、展昭等人的故事,有時會被拍成描寫破案的古代偵探故事,有時也完全可以創(chuàng)作為展現武俠打斗非凡身手的動作片,而它們分別屬于兩個完全不同的電影類型。以偵探這個職業(yè)為題材,電影作者發(fā)展出偵探片,同時也有相當一部分黑色電影是硬漢偵探片(Hardboiled Detective Film),它們也是以偵探為主角。但這是兩個相去甚遠、類型特征都非常明顯的類型。沒有人會把根據柯南·道爾(Arthur Conan Doyle)寫的福爾摩斯故事創(chuàng)作的電影稱為硬漢偵探片或者黑色電影,而談到《馬耳他之鷹》、《唐人街》(Chinatown,1974年)等作品時,盡管其主角也都是一位私家偵探,但我們一般都將它們稱為硬漢偵探片,把它們作為黑色電影的一個品種來分析讀解!伴g諜片”也是經常被當作電影類型使用的一個詞,但是,間諜片不是一個類型而是一個題材。斯皮爾伯格(Steven Allan Spielberg)創(chuàng)作的《間諜之橋》是一部優(yōu)秀作品,它涉及冷戰(zhàn)時期美蘇之間的間諜活動,但它并不是一部類型電影。同樣是涉及間諜故事,希區(qū)柯克(Alfred Hitchcock)1939年拍攝的《三十九級臺階》是很典型的驚險片。如果將這部影片與他后來拍攝的《西北偏北》放在一起比較也許更為明顯,故事的主要情境往往都是一個人陷入擺脫不了的瀕死險境。在電影研究領域和觀眾心目中,一般都將它們識別為驚險片。而《007》系列電影、《碟中諜》系列影片呢,看了任何一部這類電影的片頭,我們都會意識到,這是一部假定性很強的、描寫超級英雄的動作片。任何一個影迷都不會把一部驚險片與一部動作片的類型特征弄混淆。
同時我們會看到,劇情、動畫、藝術片等等概念也都不時會被與電影的類型放在一起討論,那些都是電影的分類(Category),而不是一種電影的類型。動畫是指電影的制作手段,它與真人出演的電影是并列概念。劇情片,是指虛構的故事,它指涉的是Fiction Film,在電影節(jié)和電影展中,劇情片與紀錄片、實驗電影等放在一起作為并列概念。